今天
深圳办公家具小编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木制品行业的最新动态,随着行业的发展,我们应该对于木质品行业会有所了解,特别是家具这一块,家具产品与我们朝夕相处不管是生活还是办公相信我们总是离不开它,随着全球资源越来越紧,木材的砍伐越来越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发明制作出了人造板材,人造板的出现于使用大大的缓解了木材的使用。
现今生活中人造板的使用非常之广泛,在办公家具行业中几乎占据很大的比例,在现代办公室家具中,大部分使用的材质都是板式材料,而人造板也是我们通常说的密度板,而木质家具相比其他家居用品,以人造板、木地板为主角的木制品行 业可谓丑闻连连。
9月上旬,上海和成都质监部门公布的两份地板行业调查结果均提示出这个行业的品质乱象。在上海市公布的《2015年上海市实木复合地板产 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中显示,汉斯、久象等19批次地板不合格,不合格率高达38%。
9月6日成都市工商局公布的该市2015年二季度流通领域建材类商品 公告中,11个批次样品不合格,而今年3月初由中国代工产品引发的美国加州“毒地板门”事件,更是将人造板、木地板行业问题推向了国际高度。
在此次质量监督万里行第一阶段调查中,调查团队通过对6省市、17家重点人造板(木地板)批发市场、20家人造板生产销售企业和部分采购商、消费者进行 调查和暗访。
总结出五大行业痼疾:一是环保指标不过关,产品甲醛释放量超标;二是质量检测报告不规范,质检报告与产品不符甚至无质检报告;三是消费观念误 区助长了低端产品的市场需求;四是市场监管衔接不畅;五是存在交叉失位现象,执法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曝出的五大问题中,环保指标不过关、产品甲醛释放量超标和质检报告与产品不符甚至无质检报告等问题与消费者的生活息息相关。“消费者作为消费环节的终端,很多时候是在不自觉、不自愿的 情况下买到的劣质产品。”
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部主任张德志表示,在终端消费市场上,质检报告张冠李戴,产品质量以次充好,品牌标志随意乱贴,部分企业甚至 打着“零甲醛”的幌子兜售甲醛超标产品,均让消费者无从辨别优劣。“并不是说买贵的产品就可以规避质量问题,花高价购买到的却是劣质产品,更是一种悲哀。”
前瞻:
加强监管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2014年我国人造板产量达2.74亿立方米,消费量达 2.49亿立方米,产值达52566亿元,比2013年增长11.1%,占世界人造板材总产量的60%,生产量、消费量、出口量、出口额均居世界首位。这 些以亿计量的数据勾勒的人造板材行业形象,与时常见诸报端的毒地板、豆腐渣门构成了这个行业的两个侧面。
在中国工商报社要闻部主任黄鹏 看来,人造板、木地板等木制品行业虽然体量巨大,但尚未形成成熟的市场秩序和理性竞争态势。近年来受我国经济减速制约,外需不振、产能过剩风险凸显和各项 成本快速上升,进一步暴露和放大了这个行业的问题。“人造板和木地板市场呈现低迷态势,许多企业陷入恶性竞争的价格战中。
为了降低成本,许多企业以劣质材料抢占市场,导致行业混乱。”黄鹏认为,恶性的价格竞争使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而降低产品质量,部分害群之马甚至张冠李戴,给劣质产品贴上名牌标签空抬价格,坑骗消费者。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发布会中通报的“消费观念误区助长了低端产品的市场需求、市场监管衔接不畅、存在交叉失位现象,执法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三大行业痼疾,体验出有关部门在监管上的乏力,这更加剧了木制品市场的混乱。
张德志认为,加强对企业的监管是规范木制品行业发展的破题之道。“企业是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第一责任人,如果第一责任人不自觉、不规范、不自律,社会和消 费者就得采取措施用他律的方式来规范。”他表示,木制品质量监督万里行活动的启动,通过行业协会、媒体及政府部门共同监督,或将造就木制品行业健康蓬勃的 发展局面。
深圳办公家具的小编认为随着市场进入饱和,竞争力的加剧导致很多厂家不考虑在正面竞争上取得成功,想通过不法手段占据市场份额,而低价往往与劣质关联在一起,因此小编在这里提醒各位事出反常即为妖,不要贪图低价的便宜。
在进行木质产品采购的时候特别是人造板材质的,比较考量一下当前的市场均价与之作比较不要偏差太大,因为很多不良商家都是采用的低价策略,比较在办公家具行业中就经常会出现类似的情况,为了避免上当受骗,最后选择品牌形象好的商家进行采购。
本文版权归深圳市鑫铭东家具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文章作者和出处。谢谢!
作者:鑫铭东家具